曾幾何時,“地溝油”這個詞不時挑動著公眾敏感的神經,提起地溝油,不少都認為它是人類健康的“天敵”之一,很多消費者更是談“油”色變,地溝油在人們心中就是深惡痛絕的對象。但是在近日,上海百余公交車卻都 “吃”起了“地溝油”,原來這是得益于將地溝油中所提煉出的生物柴油作為公交車運行燃料的一種技術。地溝油不再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轉而成為了“能源新秀”,提煉出綠色環保的生物柴油。那么,生物柴油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價值?目前的發展如何?
生物柴油是什么?
據《中國能源報》報道,生物柴油是指由動植物油脂(脂肪酸甘油三酯)與醇(甲醇或乙醇)經酯交換反應得到的脂肪酸單烷基酯。它是一種可再生液體燃料,主要從地溝油等廢棄油脂和油料作物里提煉出來。生物柴油具有十六烷值高、五毒、低硫、無芳烴、可降解等特點,可以和石化柴油混配使用或直接代替石化柴油,是典型的綠色環保可再生能源。
生物柴油有哪些價值?
據《國際商報》報道,將地溝油變廢為寶,生產出可供汽車使用的生物柴油,其價值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環保價值。生物柴油具有很高的環保價值。盡管使用生物柴油的汽車尾氣中也含有有毒有機物、顆粒物、一 氧化 碳和二氧化碳等,但使用生物柴油的汽車所排放出的有毒有機物僅為使用普通柴油的汽車所排放出的十分之一,顆粒物的排放量為使用普通柴油的汽車所排放的20%,一 氧化 碳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使用普通柴油的汽車所排放的10%,同時生物柴油不會排放出硫化物、鉛等有毒物質。
2、社會價值。從地溝油中提煉出生物柴油更是具有很高的社會價值可以有效地處理“地溝油重回餐桌”的問題,防止地溝油危害人們的健康。
目前生物柴油的發展如何?
南京農業大學博士后冀星在《中國能源報》上撰文指出生物柴油的生產原料包括泔水油、地溝油、煎炸廢油、烤鴨油、牛羊皮油、動物內臟油、抽煙機油、酸化油、野生樹木種子油等14種;生產工藝包括常規的酸堿法、脂肪酶法、超臨界法等。其中,民營企業掌握的常規酸堿法是生物柴油的主流生產技術。
此外,據《中國能源報》報道,全國政 協委員、四川省政 協副主席陳放表示,當前,生物柴油的技術研發和生產工藝都已經走向成熟中國從事生物柴油研究的人數也越來越多。目前我國已開發出多種生物柴油綜合利用技術,部分科研成果達世界領 先水平。
對癥“地溝油”
生物柴油的高效清潔性世界公認,且已得到實踐驗證。從國外經驗看,發展生物柴油主要是以能源替代和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為主,通過強制推行與石化柴油摻混銷售,目前全球生物柴油產能規模已近3000萬噸/年,并有望持續快速發展。在中國,多位業內權威專家均認為,我國發展生物柴油的首要意義是食品安全,其次是環境安全,后才是能源替代。生物柴油是治理“地溝油”有效的辦法。
事實上,在食品安全領域,廢棄油脂一直是中國特有的巨大隱患。在生物柴油市場嚴重萎縮的當下,“地溝油”價格卻不降反升。在這種異常情況下,如何保證餐桌安全迫切需要引起各方重視。業內普遍認為,這也正是我國發展生物柴油的基本立足點。
“但是目前,我國關于發展生物質能源的有關法律及產業政策,均未提及地溝油封閉、監管、限價等問題,而這一被忽視的嚴重問題,不僅造成了‘地溝油’重返餐桌的地下交易,也導致了生物柴油陷入原料短缺的困境。”國家生物柴油產業聯盟理事長呂勃說。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工程院高級工程師藺建民指出,“當前,無論從生物柴油生產技術、產品標準,還是從產業政策上講,發展生物柴油產業已經萬事俱備。“只待政策層面下決心推廣。
不過通過上海公交成功試點運行“地溝油”的循環利用確切證明了“地溝油”將有更好去處的同時,生物柴油也即將步入春天,而政策層面也在逐漸規范和開放。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食品安全問題和環保問題都可以通過這種科學方式得到有效解決。
隨著生物柴油技術的不斷發展,“地溝油”已不再是人類束手無策的頭號“天敵”,而是完全作為產業原料轉化為清潔再生環保的動力能源。不僅有效解決了地溝油回流餐桌的問題,而且轉化后的生物柴油更是優秀的環保能源。不過與此同時,也需要國家下定決心繼續推出優越政策和法律規范,把‘地溝油’流通渠道真正納入封閉監管, 從而通過生物柴油項目的逐步推廣形成“地溝油”“收、運、處置、使用”一體化的封閉作業鏈,從根源上杜絕“地溝油”對人們健康存在的威脅性。隨著生物柴油技術的不斷發展,“地溝油”已不再是人類束手無策的頭號“天敵”,而是完全作為產業原料轉化為清潔再生環保的動力能源。不僅有效解決了地溝油回流餐桌的問題,而且轉化后的生物柴油更是優秀的環保能源。不過與此同時,也需要國家下定決心繼續推出優越政策和法律規范,把‘地溝油’流通渠道真正納入封閉監管, 從而通過生物柴油項目的逐步推廣形成“地溝油”“收、運、處置、使用”一體化的封閉作業鏈,從根源上杜絕“地溝油”對人們健康存在的威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