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7》,世界石油探明儲量為17067億桶,石油產量約為337億桶/年,那么世界原油可開采50.6年。當然,世界原油到底還能開采多少年,取決于每年新發現的經濟可采儲量,如果新發現的儲量大于年開采量,儲采比還會增加。事實上,近年來世界原油的可采年限不但沒有減少,而且還在增加。即便在增加,但卻也不得不重視原油的逐漸枯竭問題。
原油是否枯竭基本上取決于三個因素:全球供需的變化、可替代能源和價格。
新興國家在能源需求增長中占據相當大的比重。中國和印度的需求增長占到全球一半以上份額。與此同時,發達國家的能源消費量將趨于平穩,新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等將起到遏制需求的作用。供給方面,石油勘探朝著遠海、深海、深層等方向發展。此外,煤炭、天然氣、風電、水力等替代能源的利用也將影響原油的消耗速度。后是價格因素。高油價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原油消費,激勵新能源研發。而相反低油價則可能加速原油儲量消耗。
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逼近70%
近年來我國油氣對外依存度屢創新高:2017年石油表觀消費量達到5.9億噸,增速為2011年以來高;國內產量則降至1.92億噸,連續第二年低于2億噸;全年石油凈進口量達到3.96億噸,同比增長10.8%;石油對外依存度升至67.4%。預計2018年石油表觀需求量將首次突破6億噸,達到6.15億噸,對外依存度將逼近70%。
近年來中國經濟擴張轉強,能源消費增速回升,油氣對外依存度屢創新高,中國石化副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院士馬永生談到,中國曾有三次被國外限制的教訓,再次證明中國油氣發展要堅持“立足國內、拓展海外、多元供給”的方針。
作為世界上大的能源消費國,過去3年,中國在能源消費量微幅增長的情況下實現了經濟增長。如果依然保持這一速度的話,那么它將限制全球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需求增長。
中國占全球能源日消費量的1/4,是一個能夠左右整體格局的能源消費國。中國經濟正在轉型,從主要由煤炭拉動的重工業經濟轉變為更多地由服務業驅動經濟,能源結構更多樣化。基于政 府進一步重視環保及力推新能源的背景下,2018年中國對石油原油的需求肯定進一步降低,對天然氣的需求將進一步上升。
能源結構轉型持續推進
我國是一個多煤少油的國家,大量石油依賴進口,但過度依賴進口,國家的能源安全將面臨巨大問題,對我國未來的能源發展將留下眾多隱患。因此,自“十三五”計劃以來,我國在能源結構調整方面做了眾多調整,國家鼓勵持續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替代和緩解過度依賴石油的壓力。同時,由于近年中國生態環境和空氣質量不斷惡化,導致環保問題不得不被政 府重視起來,環保和能源問題一時間成了近幾年的熱門話題。
全民關注清潔能源發展的背后,是我國面臨著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困局。我國目前存在另一種意義上更為嚴峻的貧困,就是空氣貧困、環境貧困和生態貧困。
破解困局,呵護綠水青山,我國政 府的行動堅定有力。在兩 會期間,李 克強總 理作政 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我國將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左右,擲地有聲地回應了人們對清潔發展的新需求,對能源結構調整重新劃分了方向和目標。
中國的能源結構正在進行轉型,向清潔環保的新能源方向發展。尚處于經濟復興高速增長中的中國也是汽車消費大國,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新增車輛達2300萬輛左右,已上升至全球第一。車輛的增多導致城市承載的環境壓力和空氣質量問題日益嚴重,針對該問題政 府也在積極應對:限行、增加軌道交通,推行電力公交等,雖有緩解交通和環境壓力的效果,卻不能從根源上解決環境問題。
只有從根源上找到問題并解決問題,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出行,低碳環保。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多次提議倡導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在汽車結構上實現向清潔能源轉變。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兩 會期間也再次倡導推廣甲醇汽車,以緩解能源安全挑戰并改善環境質量。當然,目前政 府也在以補貼政策鼓勵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但要實現汽車從燃油到電驅動的轉變還有很長的階段要走,除了各車企的技術升級和轉型外,消費者的思想觀念也需要長時間的認知和普及教育來轉變。
但若從燃油品質上進行升級和創新,卻能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實現全面推廣以達到清潔環保的目的。前段時間中石化推廣的B5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的首次啟航、乙醇汽油的運用都表現的盡如人意,也得到了社會群眾的青睞,在不需要改變發動機結構的基礎上就能實現環保出行,而消費者也愿意嘗試。
雖然生物能源具有很好的清潔環保效果,但目前在產能上卻還存在一定困難。例如生物柴油,我國生物柴油產量僅占全球總產量的4%,遠未達到國內能源供應需求,國內能達到百萬噸產能的生物柴油企業幾乎沒有。而2017年中國柴油消費量1.68億噸,因此相比下來,生物柴油的供需幾乎是杯水車薪。而且該行業仍很分散,多數可再生能源公司規模小、本地化,很多公司資金不足;一些公司的成立是為了獲得補貼。要讓這個行業全球化、并以能夠取代煤炭和天然氣所需的規模競爭,必須進行重大變革。不過隨著眾多民營企業的崛起,還有國家的大力扶持,相信在不久的未來能成長出一批極具規模的新能源企業。
泰利能源目前也正處于實現規模化發展的高速期,公司旗下第一個20萬噸純烴生物柴油項目將于今年下半年順利建成量產。根據公司未來規劃,未來幾年將在全國建設多個純烴生物柴油工廠,產能將達到百萬噸級,真正具備規模化競爭的企業標準,成為行業 標桿。巨大的產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國內生物柴油的供需不足和能源安全問題,與此同時,更多的價值是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一份力量。